热门搜索:
维生素系列部分产品(依广告法要求不详之处及更多维生素产品敬请致电咨询)
维生素A酸 维甲酸
维生素A酸(维甲酸),黄色针状结晶体,本品大部分是全反式维甲酸。维生素A和维生素A酸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,并能使上皮保持正常的作用,但局部涂用维生素A对人的皮肤实际不起作用,口服维生素A有益于皮肤病。而维A酸局部涂敷于皮肤有一种强烈的药理性质,外用维A酸能够改善因日晒而老化的皮肤。
本品对各种皮肤病如痤疮,鱼鳞癣,毛发红糠疹,寻常性疣等有显着疗效。本品可作银屑病的辅助**药物。能*细小的皱纹,降低皮肤的粗糙度,减轻色斑,使皮肤变得红润
适应症
维生素A酸可使早期胃癌细胞恶性逆转,对早期癌变和异常增生可望用药使其恢复正常。用于**寻常痤疮(抑制皮脂分泌,减轻毛囊、皮脂腺管的角化异常,不利于细菌在表皮内繁殖)、扁平苔藓、粘膜白斑、多发性寻常疣、脂溢性皮炎、鱼鳞病、毛发红糠疹、毛囊角化病以及其他角化异常类皮肤病、牛皮癣、皮肤基底细胞癌、恶性上皮癌、对光化性唇炎癌变等。
A酸不仅分牌子和浓度,还有几代产品,发展到*三代,较新的比如阿达帕林就是*三代多芳香族A酸,刺激性小,效果也还不错,比如达芙文就是阿达帕林凝胶。
迪维酸是**代产品,刺激性比较大,不过用的人很多,可以总结一下别人用的经验,总之就是要白天做好防晒,从低浓度开始适应,而且用了几个星期后一段时间是恶化期,熬过那段恐怖的时间就好了。
口服的A酸,*非常大,一定要慎重考虑。
呵护肌肤 维生素A酸帮你忙
有些护肤品中,多了一种成分叫维生素A酸。维生素A酸护肤品的研制成功,有可能代替几年来称霸天下的果酸,因为,A酸能深入皮肤细胞核,真正由内到外改善肤质,焕发肌肤健康的光彩,而且A酸几乎不存在果酸必须考虑的不适症问题。
作用
1、促进皮肤新陈代谢,改善皮肤的粗糙、干燥,使灰暗的皮肤看起来具有光泽。
2、健全皮肤角质层组织,增强肌肤的弹性、透明感,使肌肤看起来柔嫩、白皙,更加健康。
3、*堆积在毛孔内的脏物,收缩毛孔,具有抗菌作用。不同的肌肤使用含有维生素A酸的护扶品后的感觉亦不相同。
维生素系列部分产品(依广告法要求不详之处及更多维生素产品敬请致电咨询)
维生素K2
作用
(1)**和预防骨质疏松症,维生素K2生成骨蛋白质,再与钙共同生成骨质,增加骨密度,防止骨折。
(2)维生素K2可预防肝硬化进展为肝癌。
(3)**维生素K2缺乏性出血症,促进凝血酶原的形成,加速凝血,维持正常的凝血时间。
(4)具有利尿、强化肝脏的解毒功能,并能降低血压。
缺乏后果
易造成的新生儿出血:
哪些新生儿、婴儿较易于发生维生素K缺乏造成的出血呢?
(1)出生前妊娠母亲接受抗惊厥药(鲁米那、苯妥英钠),抗凝血药(肝素、双香豆素、法华令),抗结核药(雷米封,利福平),化疗药物(环磷酰胺、6-巯基嘌呤等)。这些药可加快体内维生素K的降解氧化,阻断维生素K的还原,是导致早发性新生儿出血病的主要原因。
(2)婴儿肝胆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,如先天性胆道闭锁,胆管扩张,胆汁淤积,新生儿肝炎,乳儿肝炎,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,α-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。这些疾病造成肝细胞损害,凝血因子合成减少,加上胆汁分泌到肠道减少或缺乏,维生素K吸收障碍,引起维生素K缺乏。
(3)胃肠道感染,腹泻尤其是慢性腹泻婴儿,由于腹泻时肠道菌丛紊乱,肠道内的正常菌丛减少,合成维生素K2的功能受阻。肠炎时肠道维生素K的吸收不良,大便排出增加,使维生素K缺乏。
(4)长期使用抗生素,较长时间使用β-内酰氨类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,抑制肠道正常菌丛繁殖和合成维生素K2,抑制凝血因子的羧化反应,使凝血因子活性降低,产生凝血因子低下性出血。
维生素K2缺乏性出血按其发生时间分为:
( 1 )早发新生儿出血,发生在新生婴儿出生后24小时以内,
( 2 )典型新生儿出血,生后1-7天,
( 3 )迟发性出血,生后8天-12个月。
维生素K 缺乏性出血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,早发性出血头部血肿较多,典型新生儿出血胃肠道出血较多,迟发性出血颅内出血较多。颅内出血是维生素K2缺乏症较严重的临床表现,是造成婴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,颅内出血病死率高达15-50%。我们在国内七省调查病死率为30.3%。幸存者约有50%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,造成儿童终生残疾。
易导致骨质疏松和动脉钙化:
(1)膳食维生素K(K1、K2)摄入普遍偏低。国外调查显示普通成人平均膳食维生素K总摄入量为男82μg/d,女59μg/d,明显低于国际通行的成人维生素K膳食推荐摄入量男120μg/d,女90μg/d的标准,大部分人存在维生素K亚临床缺乏。
(2)维生素K摄入不足是导致中老年骨质疏松及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。年龄越高,维生素K摄入越低,中老年人的平均维生素K摄入量远低于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》中维护骨骼健康2μg/kg的维生素K摄入水平。维生素K摄入不足及衰老造成的内源性K2转化偏低,致使中老年人体组织中K2浓度显着下降,从而诱发钙紊乱疾病如骨质疏松、动脉钙化等。
(3)维生素K2摄入不足,将严重影响骨钙素的羧化及钙在骨骼的矿化活性,即使健康成人也有大约10-30%的骨钙素处于低羧化状态,从而有损骨骼健康。
(4)当绝经妇女的血浆维生素K2浓度低于1.10±0.07 ng/ml时将导致低骨密度,诱发及动脉钙化风险。骨质疏松及骨折。当每天维生素K2摄入低于32.7μg时,将显着增加心脏病。
K2缺乏性出血临床特点:
(1)发病前多完全健康,发育正常、无外伤史,常为突然发生。
(2)多为母乳喂养婴儿。
(3)年龄以3月以内为主,国内调查97.4%出现在3个月以内。
(4)母亲孕期患病、服药;婴儿患有肝胆疾患、黄疸、腹泻、肺炎者易于发生维生素K缺乏出血。
(5)颅内出血婴儿表现为突然出现的面色苍白、拒奶、尖叫、呕吐、嗜睡或昏迷,前囟饱满或隆起,颅骨缝开裂,四肢抽搐、双眼上翻或凝视、瞳孔散大或不等大。维生素K缺乏出现的颅内出血可以单独出现,也可以同时伴有其它部位的出血。如:皮肤瘀斑、鼻出血、消化道出血、肌肉注射部位出血、肺出血等。肌肉注射部位出血不止,是维生素K缺乏的特异性表现[1] 。